對于企業來說,所有的品牌規劃都圍繞著“你希望你的品牌在未來的消費者眼中是什么樣的?”這句話正在展開。這是指導品牌策劃的方向,也是衡量品牌規劃有效性的標準。品牌策劃的實質是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建立品牌的期望認知。
但品牌的形成只能在長期的市場運作、消費體驗和品牌傳播中形成。這就決定了品牌規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,不僅是一套品牌規劃方案,而且不是一個或兩個創造性的想法。這就是為什么品牌規劃的本質是在消費者的頭腦中建立品牌的期望。
請注意,這種期望和認可是品牌規劃的關鍵。消費者心目中決定品牌預期認知的因素有很多,例如:
品牌名稱、品牌標志、品牌包裝、品牌理念、品牌故事、品牌功能、品牌價格、品牌廣告、品牌服務、品牌場景、品牌體驗。這些都是品牌規劃中需要考慮的環節。
例如,一些中國企業在規劃新品牌時,建議用中文名稱作為品牌名稱,用漢字作為品牌標識,用中文元素作為包裝設計等,這是為了給國內外消費者未來一個明確的信號和認可,這是一個“中國品牌”。
例如,品牌廣告也是一種增強消費者意識的手段,如陶氏品牌廣告在早期,“AFU是精油”,這是比較成功的。其中“Oppo音樂手機”廣告也非常準確,牢牢地粘住了消費者對產品的準確認識。
還有一個基于品牌的消費者認知增強,比如“今年的節日不接受禮物,接受白金大腦”,“怕火,喝王老吉”,“瓜子二手車,沒有中間人來賺取差價”。
另一個是基于品牌理念的消費者認知提升,如“我們不生產水,我們只是大自然的使者”的農民泉,“我是蔣曉白,生活很簡單”,顫抖著“記錄美好生活”,今天的頭條新聞“信息創造價值”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