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的設計師在判斷一個顏色的色相時,首先會看它是不是基準色,如果不是,就只能位于某兩個基準色之間。我們完全可以根據與兩個基準色的遠近關系來確定這個顏色的色相,也就是當該顏色的色相更傾向于其中一個基準色時,這個基準色所占的比例就大一些,根據兩個基準色相加之和等于100 的定律,先確定一個基準色所含的比例,另一個基準色的含量也可得出。
色相僅僅是顏色的一種屬性,完整的顏色還應當包含黑色白度和彩度屬性。色相好比一個人的五官長相,黑白度和彩度則好比這個人的身高體型,它們共同出現才能完整說明一個顏色或人與眾不同的特征。
如果一個顏色沒有彩度,只有白度黑度,即被稱為黑白灰的無彩色。我們人眼能夠辨認的顏色多達近1000萬種,我們不能用有限的語言加以描述。如果想要把幾種或幾十種相似的顏色用言語準確的描述出來,幾乎是“不可能完成的任務”。眾所周知,顏色本身有色相、黑白度、彩度等多重變量,再加上人眼觀察時不可避免地帶有主觀經驗,用言語去描述時更是五花八門,同一個顏色經不同的人來描述,結果往往不相同。
色相屬性:色相屬性比較容易識別,通常色相屬性發生改變,尤其是在彩度明顯時人們能夠很輕松的辨別出來;通過不斷的編碼訓練,即使是在彩度不明顯的情況下,也能夠通過比對進行識別。掌握色相屬性的關鍵是要分清冷暖色,因為在配合設計的時候冷色相和暖色相的色相屬性特點相差較遠,如果不分主次混用,除非刻意營造非共性的個性配色,否則容易產生不調和的配合組合。
色位(黑度、白度、彩度)屬性:與色相屬性相比,色位的屬性具有多重的變化,相對比較不易判斷,但也有規律可循。
我們譽海的設計師在進行配色設計時,色位屬性是我們設計師考慮的重點,不斷改變顏色組合的黑度、白度、彩度屬性,同一種色彩組合就能夠演變出若干種不同的配色方案。同時,通過調整色位屬性,我們的設計師還可以嘗試不同的配色效果,并快速提高配色能力,這樣我們的設計師才能使設計出來的作品充滿生氣!